隨著2020年基金四季報的陸續披露,明星基金經理的重倉股和最新規模也浮出水面。備受市場關注的易方達名將張坤,四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他管理的5只基金總規模達1255.09億元,成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逾千億的基金經理之一。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規模達到677.02億元,易方達中小盤規模為401.11億元,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規模為108.04億元,易方達新絲路靈活配置混合規模為57.63億元,易方達亞洲精選規模為11.29億元。而在最新持股方面,截至去年末貴州茅臺仍為他的第一重倉股,持股數量為604萬股、持倉總市值達到120.68億元。
a股仍然醉心“喝酒”,前四大重倉均為白酒股
根據張坤管理的5只基金重倉股披露,我們集中統計了他在去年年末重倉的所有a股個股,發現他還是醉心于“喝酒”,前四大重倉股均為白酒股,并且持倉市值都超過了百億元,其中最高的貴州茅臺達到了120.68億元。
先來看看他在四季報中5只基金合計持有的a股重倉股。

正如張坤在四季報中所說的,股票市場在四季度分化較為明顯,中信一級行業中有色金屬、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表現較好,而綜合金融、傳媒、商貿零售、通信等行業表現相對落后。而在操作方面,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優質企業等三只基金在四季度股票倉位基本保持穩定,并對結構進行了調整,降低了醫藥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互聯網等行業的配置。而易方達新絲路的操作思路則保持積極的股票倉位,結構保持穩定,以生意模式優秀、競爭力突出的食品飲料、醫藥行業龍頭為主,此外報告期內也增配了代表中國科技景氣方向、競爭力強、性價比優的公司,比如計算機、化工等行業龍頭。張坤表示,個股方面,“我們依然長期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港股重倉科技股,大幅加倉美團、騰訊
在對港股的操作中,張坤明顯加大了對科技股的配置,第四季度大幅加倉美團、騰訊等。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幾只基金重點持有的港股。

以易方達藍籌精選的操作為例,張坤持有美團2619.23萬股、持倉市值64.94億元,相比三季度末增持了208.14%;持有騰訊控股1352萬股、持倉市值64.18億元,相比三季度末增持了88.20%;持有香港交易所1779.67萬股、持倉市值63.66億元,相比三季度末增持了75.81%,都是大手筆增持。去年四季度,這三只個股的漲幅分別為21.84%、10.26%和17.47%,目前其仍位列張坤港股持股的前三位。
而在對qdii基金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的操作上,張坤明顯在持續降低對醫藥行業的配置。此前半年報中的藥明生物、信達生物,三季報仍然位列十大重倉股的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等,都已經退出了四季度的重倉股行列,取而代之的則是科技教育公司好未來等。
長期來看,“市場先生”能基本準確反映一個企業的價值
在四季報中,張坤坦率地談到了自己對市場的看法,以及一些投資的心得與思考。
他略帶感性地寫道,回首今年的股票市場,經歷了樂觀(1月預期經濟強勁)、悲觀(2 月初國內突發疫情)、樂觀(3月初預期流動性寬松)、悲觀(3月底海外疫情爆發)、樂觀 (4月后預期流動性寬松和經濟恢復)跌宕起伏的變化?!盎仡欉^去,在每個時間點市場演繹得都很有邏輯,然而站在當時看未來,卻感覺無比模糊?;仡欉^去,并不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勢或者風格,而是再次提醒自己并不具備這個能力?!?/p>
他坦言,投資是在紛繁的因素中找到少數重要且自己能把握的因素,利用大數定律,不斷積累收益。諸如宏觀經濟、市場走勢、市場風格、行業輪動,這些因素顯然是重要的,但他謙虛地表示這不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拔覀冋J為自己具有的能力是,通過深入的研究,尋找少數我們能理解的優秀企業,如果這些企業具有好的商業模式、顯著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廣闊的行業空間以及對股東友好的資本再分配能力,使我們能夠大概率判斷5~10年后公司產生的自由現金流將顯著超越目前的水平,作為股東自然能分享到公司成長的收益?!?/p>
在張坤和團隊看來,收益的分布不是均勻的,“市場先生”的短期情緒也不穩定,對某個公司會在一個階段冷落,一個階段又富有熱情。然而長期來看,“市場先生”能基本準確的反映一個企業的價值。
談到對未來市場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前景是樂觀的,相信會有一批優質的企業不斷長大、穩住并且長壽。
成為行業內首批管理規模超千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
隨著四季報的不斷披露,也不斷有一些新的紀錄產生。張坤掌管基金所披露的四季報顯示,他管理的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了1255億元,成為公募基金行業首批管理規模超千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之一。
這個數據堪稱非常驚人了,畢竟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全行業除貨基外規模上千億的基金公司總共也就30來家,不足行業公司總量的四分之一。這樣說來,張坤管理的資金規模已經相當于一家中型的基金公司。再加上去年以來市場行情的火爆,基金規模也在不斷勇攀高峰,相信隨著四季報的進一步披露,我們還能看到越來越多里程碑式的數據。
當然,隨著基金規模的大幅攀升,管理人肩上的壓力也陡然增加,不少明星基金經理都在四季報中提出了自己對管理規模的思考,例如多讓投資者了解基金產品、提示清楚相關風險等等。至于接下來他們會如何表現,我們也需要好好研讀一下四季報中的觀點。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