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56dn4"></track>
  • <p id="56dn4"><strong id="56dn4"><xmp id="56dn4"></xmp></strong></p>

    1. 首頁  >>>  財經資訊  >>>  要聞精華
      驚呆投行圈!龍頭券商IPO大戰殺出“地板價” 業內人士:不講武德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1/1/22 15:04:24


      k圖 601066_0

        投行ipo價格戰廝殺到底有多狠?竟然有龍頭券商開出承銷費率0.77%的水平!

        日前,某新股公司披露的上市公告書驚呆了投行圈,其在ipo發行費用中列出明細,在1704.91萬元的發行費用中,承銷及保薦費用僅為815.1萬元,費率僅為0.77%。而打出這一“地板價”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這一收費水平,不僅明顯低于4%左右的市場平均標準,也比之前爆出的大型ipo項目不到1%的費率更勝一籌。這也不難體現投行ipo價格戰競爭激烈程度,低價費率始終是行業爭議的焦點。更有業內投行人士評價稱:“這種令人發指的低價收費,不講武德!”

        10億ipo項目收費815萬

        龍頭券商投行殺出“地板價”

        近期,一份新股公司的上市公告書中爆出的“地板價”,引發了投行圈的爭議。

        1月19日,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電源”)中小板首發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上市公告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10.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10.4億元。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項募集資金高達10億的ipo項目中,作為中介機構的券商卻并沒有“分到太多肉”。

        從發行費用的明細來看,此次ipo項目發行過程中,除了其他費用之外,券商承銷保薦費用僅為815.09萬元,相比募資金額,承銷保薦費率僅為0.77%。

      圖片

        據統計,2020年全年共有59家券商獲ipo承銷收入233.95億元,平均承銷費率為4.95%。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三中”龍頭承銷收入均超20億以上。

      圖片

        從ipo項目角度來統計,費率最高的是申萬宏源保薦的上緯新材,承銷保薦費率21%;承銷保薦費率最低的是中信建投保薦的廈門銀行,承銷保薦費率0.94%。從上述情況來看,南網能源ipo承銷費率的低價再度刷新了記錄。

        投行承銷費率拼低價

        券商價格戰引發爭議

        不過這一令人驚呆的“地板價”,也引發了行業內不小的爭議。

        有知名投行人士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ipo收費拼低價,不講武德!”該人士指出,稱2020年1月21日至今一年內所有a股ipo項目的平均保薦承銷發行費率為7.15%,南網能源僅是平均值的十分之一收費。

      圖片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投行圈人士透露稱,這樣的行業低價已經不是少數。比如此前京滬高鐵募集資金高達300多億元,但承銷保薦費用僅為1700多萬元,費率低至0.06%,三大保薦機構均為龍頭券商。中芯國際的發行費率就僅為1.34%。

        早在2018年投行業務競爭白熱化就引起過熱議。當時中信證券、 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三家機構共同中標上海農商行ipo項目,但據評標結果顯示,三家券商合計收費僅為51萬,其中海通證券的承銷費率甚至低至0.5‰,刷新行業記錄。

        有投行人士表示:“一般而言,ipo承銷保薦費用主要是和發行規模及雙方的談判能力相關,市場上更熱門的項目費率會偏低,質地差的項目費率會偏高。但南網能源顯然不屬于熱門項目,公司規模也不算大,打出這樣的低價屬于不正當競爭范疇了?!?/p>

        不過也有業內認為,這樣的優惠價競爭已經屬于行業常見現象?!俺袖N保薦費用其實代表券商牌照通道的價值,費率越來越低是因為股票總能賣出去;注冊制下總有拐點,如果承銷費率和承銷能力直接掛鉤,頭部優勢就會體現出來?!?/p>

        “現在投行打價格戰主要還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份額越多品牌效應越強,才能吸引更多的項目,有望形成正向循環。有的投行為了搶大項目去樹立品牌效應,往往會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低價?!北本┮恢行腿掏缎胁拷浝碚f。

        某中型券商北京分公司債券承銷部負責人表示,價格戰問題短期依舊難以解決的,這是因為ipo、債券發行等業務就是在制度框架下遵循相對固定的套路,投行業務自由度不高,更多的還是細節比拼?!霸趦r格戰方面,頭部券商也沒有極強的優勢,投行的同質化嚴重,甚至有頭部券商也會給出地板價?!?/p>

        投行價格戰頻頻出現

        監管出手規范行業競爭

        實際上除了新發ipo項目出現價格比拼之外,債券承銷領域,“價格戰”也異常激烈。

        去年4月,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公開選聘中期票據的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與興業銀行中選,但承銷費率低至0.03‰。這意味著,如果債券規模10億,兩家承銷商承銷收入合計才3萬,平均每家1.5萬。

        去年年中,中核融資租賃公司計劃在交易所發行不超過21億的公司債,6月1日發布公司債主承銷商項目招標公告。該項目兩家龍頭券商中標,承銷費率分別低至0.015%和年化0.01%

        面對屢禁不止的“價格戰”,監管部門也開始出手、規范行業競爭。

        去年12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表示,為進一步健全公司債券承銷報價內控機制,壓實承銷機構的報價管理責任,協會形成《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規范(修訂版征求意見稿)》,并于近日向行業公開征求意見。

        中證協表示,就規范公司債券承銷報價等事宜進行了全行業調研。根據97家承銷機構調研反饋結果顯示,半數以上的承銷機構已建立公司債券承銷報價內部約束制度;接近半數的承銷機構已設立公司債券承銷報價內部約束線;存在承銷報價內部約束制度或內部約束線的公司低價競爭行為較少出現。

        今年1月12日,中證協會同中國證監會債券部、機構部對12家涉嫌低價競爭的證券公司進行了現場約談。這12家證券公司參與了中國鐵路投資公司債券項目、中核資本控股公司債券項目的招標發行。

        中證協此前也表態稱,低價競爭行為反映出市場有效選擇機制失靈,折射出承銷機構激勵機制異化、信用信仰非理性、輕視執業質量、風險意識淡漠等深層次問題。長此以往將造成承銷機構“看門人”職責的通道化,埋下債券市場風險隱患,進而傷及行業自身。因此,必須正視低價競爭潛在的危害影響,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在近期發布的2021年首份《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中,深圳證監局也著重強調了投行違規風險,并列舉了個別證券公司及從業人員存在的五大類違規行為。其中就包括債券承銷報價問題,即報價費率過低且報價流程未能嚴格按照公司內部制度執行。

        深圳證監局還在監管通訊中警示了投行連帶責任風險。深圳證監局表示,新證券法明確了中介機構的連帶賠償責任,對中介機構的責任要求越來越高,證券公司投行業務面臨更加嚴格的法律環境和更高的賠付風險。

        投行人士何南野認為,價格戰未來會逐步緩解:“一是投行業務向頭部券商靠攏的趨勢不可逆轉,券商之間的合并將不斷發生,券商投行數量過多的情況將得到明顯的緩解;二是資本市場將逐步全面實施注冊制,對券商投行的要求更多維,券商投行業務的議價空間增大;三是監管層持續定調,大力加強股權融資市場的發展,對投行而言,機會和業務大量存在?!?/p>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 底牌搜索

      • 股票名稱:
      • 機構名稱:
      • 評級類別:
      • 評級變動:
      • Eps成長性:
      • 上漲空間:
      • 報告時間: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a片
      <track id="56dn4"></track>
    2. <p id="56dn4"><strong id="56dn4"><xmp id="56dn4"></xmp></strong></p>